时间:2022-11-23 01:36:25 | 浏览:52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如果说中国市场,在海思之后,谁是芯片龙头,可能会众说纷纭。但是要说谁是中国安防市场的龙头,那么海康威视的地位毋庸置疑。这家安防巨头市值一度超过6000亿,在全球安防市场上也能有一席之地,但就在五一假期之后,这家安防巨头,却连续两天暴跌,而这一切,都来源于一份报道。
一个报道,两次暴跌
5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简称FT)援引了几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美国正准备对中国企业海康威视实施严厉制裁,同时拜登政府已在为这项“与人权有关”的制裁“打基础”。报道还称,美方尚未就此做出最终决定,但此举将影响深远。
5月6日海康威视股价情况
该报道一出,海康威视股价5月5日当即跌停,5月6日股价也一路暴跌,可见这篇报道对于投资市场的打击力度之大。
对此,海康威视在5月5日上午便发布了相关声明,称:“报道提到的美国政府可能实施的制裁还有待核实。我们认为,任何此类制裁都应建立在可靠的证据和正当程序基础上。我们希望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海康威视已经不是第一次受到美国的不公正对待了,从2018年开始,美国便针对中国科技企业进行制裁。海康威视作为中国安防领头羊,自然特别受到美国的“关照”。
耐人寻味的是,2019年10月份,美国就以“协助侵犯人权”为由,将海康威视列入到了实体清单当中。为此,该公司在未获得许可时无法进口美国原产商品;美国的自然人与法人不得对其进行投资;不得出售产品给美国电信、联邦机构或联邦承包商;不得在美国销售任何新产品等。
海康威视方面回应称,制裁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制造出更多新的问题,海康威视仍然相信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最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从营收上来看,据2021年年报显示,海康威视的境内收入占比为73%,境外收入占比为27%。这也意味着海康威视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中国本土,极端情况下,今年下半年海康威视从全球发达国家市场中完全退出,对其全年的业绩增速影响仅在6%左右,这还没有考虑到其他国家市场的对冲。
同时在供应链层面,自从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之后,海康威视已经进行3年的国产化切换,目前国产化程度已经相当高,近几年海康威视的业绩说明会上便多次提及。
此外,这份报道的真实性目前还未得到求证,并且美国白宫和财政部也尚未发表相关评论。一方面是此前便已经利用所谓的“协助侵犯人权”为由将海康威视列入实体清单,此次又以同样的理由再制裁一遍,有些多此一举;另一方面,即便美国真的制裁海康威视,对其影响并不算太大,这样的行动到底有何必要?
海康威视的布局
尽管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即便美国再次制裁海康威视,对其业务的影响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大,但市场表现却对此反应剧烈。尤其在股市上,连续两天的暴跌,显示出投资者对于这份制裁的恐慌。
从公司自身的业绩表现来看,2021年,海康威视营收814.20亿元,同比增长28.21%;利润184.74亿元,同比增长21.57%;净利润168.00亿元,同比增长25.51%。
到了2022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65.22亿元,同比增长18.11%;净利润22.84亿元,同比增长5.29%。
如果将历年的数据进行对比会发现,海康威视的净利润增速在2022年呈现出明显的下滑,从25%以上下滑至5%左右。
净利润增速下滑主要源自于发展多年来安防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期,以及全球供应链失衡所导致的成本上升。数据显示,2018-2020年,海康威视营收增速分别为18.93%、15.69%和10.14%。
但从业绩表现来看,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并没有打断海康威视的成长,营收与利润每年的增长便足以证明。同时有数据显示,在综合安防领域,海康威视连续8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的全球第一,拥有全球市场份额高达24.1%。
据数据调研公司数据显示,全球上千个使用海康威视监控镜头的城市中,前五大市场分别在越南、美国、墨西哥、英国及巴西。如果这些城市需要淘汰或者更换海康威视的产品,则需要花费数亿美元的开支以及数年的时间,这些城市是否能接受这项额外的成本开支,还是一个未知数。
同时,为了应对风险,海康威视本身也在积极的准备当中。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便是高库存。
从2021年的财报中显示,为了应对近年来由于制裁和疫情所带来的供应链不确定性,将继续保持原材料的高水位,以高库存缓冲外界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海康威视年末存货达到179.74亿元,同比年初大幅增加56.5%,占总资产比例为17.31%;而2022年一季度末进一步增加到185亿元。
不过高库存尽管可以降低供应链风险,但也会极大的影响公司的现金流。2021年,海康威视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27亿元,同比下滑21.01%;今年一季度,这一财务指标继续恶化,为净流出39亿元,而去年同期的数字为20.2亿元。
因此,本来为了抵御风险而增高的库存,反而吞噬了公司的现金流,减弱了公司抵御其他业务风险的能力。这也是为何FT的报道一出,对于海康威视股市上造成的影响如此大,一旦业务受损,必然会减少营收,减少市场,而高库存反而成为了负担。
当然,这种担忧显然只是暂时的,一方面该消息并未证实,另一方面海康威视还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进行兜底,能够支撑其渡过难关。
制裁海康,美国的围点打援
尽管无法确认FT所报道的消息到底是否属实,但随着海康威视的回应,以及国家外交部的回应,只能说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在《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有一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因此可以先假设FT的报道为真,了解美国到底想要做什么,才能更好地进行应对,不至于临时慌了手脚。
那么再次制裁一个已经被列入到“实体清单”的企业,并且还是在这个时间节点,是为了什么呢?
笔者认为,首先说为何是这个节点,在4月份,海康威视公布了自己2021年的年报,显示这一年其海外营收达到219.85亿元,同比增长24.23%,公司境外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达到27%。
要知道这已经是海康威视连续8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的全球第一,而且还拥有如此高的增速。而美国近几年对增长势头迅猛的中国科技企业向来视作打击目标,不论是从华为、中兴,还是大疆等,都被特别“关照”过。遏制中国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美国政府的既定目标,海康威视自然如此。
此外,海康威视作为全球最大的摄像头OEM,其提供的摄像头产品,核心部件就是芯片及AI算法,而AI技术的发展也代表了未来国家技术发展的潜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从2020年开始,中国的人工智能相关论文引用率便首次超越了美国,其占比达到20.7%,而美国为19.8%。这也意味着在全球AI领域中,中国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国家。
海康威视能够为AI技术提供庞大的应用市场,可以帮助技术快速迭代,制裁海康威视也会对国内的AI技术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除了AI技术外,更重要的在于芯片。安防摄像头及存储设备所需要的芯片大致分为四类,分别为模拟监控系统的前端ISP芯片、后端DVR SoC芯片,以及网络监控系统的前端IPC SoC芯片以及后端NVR SoC芯片。
此前海康威视的主要供应商为海思,自从海思被制裁后,国内的富瀚微等开始进入到了海康威视的供应链当中,为其提供相关芯片产品。
但问题在于,大多数国内原厂其代工厂基本为台积电、中芯国际、联电等厂商,而这些企业一旦受到美国干预,便无法为其提供芯片代工,这也意味着国内的企业将无法为海康继续提供国产芯片。
这将带来两个影响,一个是海康威视多年来的国产化替代方案将被迫中止,重新选择国外大厂产品,如安霸等;另一个则是国内的半导体原厂依托市场获得的高速增长将变得难以为继,当没有市场时,国内的半导体企业又将回归到过去的状态中。
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中高端完全自主的芯片生产体系,在不少半导体设备、原材料上依然依赖于国外供应,这就导致美国可以随意拿捏中国的龙头企业,几乎零成本地打散中国半导体发展格局。
唯一能做的,便是加快国产半导体设备的研发,加大对国产原材料的投入,制定适合中国市场的统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前进是唯一的选择。
美银全球研究部(BofA Global Research)的数据显示,美国家庭通过股票、零售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总共持有约38万亿美元的股票资产,其中5.9万亿美元是过去两年新增的。美银指出,纵观2000年以来的三次主要市场暴跌,股市都是在家庭大规模抛售后几个季度才触底的。
6月20日,众为资本宣布募资超10亿人民币基金,出资方包含国家级母基金、顶级机构投资人、家族办公室以及分众传媒、金达威集团等众多产业出资人,本支基金将延续“科技产业”投资策略,沿着产业科技投资脉络,深耕数字经济、硬科技、消费及出海赛道,聚焦投资科技驱动的成长期优秀公司。
不过,当前科技领域也出现早期投资扎堆、过早推高估值、投资人踩进投资“坑”的情况,可见做好“投早投小投科技”并不容易。这样的例子令我们非常吃惊,因为以前产业资本很少投到这么早期,这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整个市场和资本都在往前走。
昨日上午,全市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区市政府(管委)主要负责人、签约企业代表齐聚线上线下,共同探讨烟台招商引资发展之路。香港科盈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佳枫也表达了对烟台营商环境的肯定。
对此,凯联资本8月17日发表观点表示,由外资厂商和内资厂商共同服务的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形成类似于以往消费电子产业的供应商格局。凯联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由天宇称,汽车智能化相关产业链的高成长性,主要是由低渗透率提升叠加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智能化竞赛”所共同驱动。
不过,上周欧美经济数据表现较差,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升温,地缘局势持续紧张,给金价也提供了一些避险支撑,而且投资者普遍预期本周美联储将仅加息75个基点,降息100点的预期再度降温,上周美元和美债收益率下跌,也给金价提供反弹动能。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黎南茜杜佳徽游智超见习记者盘瑶实习生唐雨)8月18日,由中共南宁市委网信办主办,南宁市互联网舆情中心、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22年“网友看南宁”系列——“聚集南宁重点产业发展”主题活动举行。
新华社上海8月20日电(记者杨有宗)记者20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成立满3年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推动临港新片区在新起点迈出新步伐,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
南都讯 记者 卢亮 深圳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又有新风口,万亿级赛道显现。8月16日,2022“氢20国际氢能产业领袖(深圳)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峰会围绕“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氢能前沿基础技术研究、布局建设氢能创新载体、业